北京居民肿瘤发病趋势发布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出版的《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4月28日正式发行。这是北京市首次以年报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居民癌症发病与死亡特点。

数据显示,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06%,呈下降趋势。据悉,北京市肿瘤防办计划今后每年发布一次年报,为肿瘤防控提供更扎实、科学的依据,同时不断完善癌症防治体系。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每年超过5万例此次《年报》汇总了2017年北京市16个辖区户籍人口的肿瘤登记数据。

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0070例,发病率为367.8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长。
全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1.3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06%。市肿瘤防办分析认为,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下降与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占比逐年增高有关,也与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癌症筛查等防治工作取得综合成效有关。

但是作为多年来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恶性肿瘤的危害在未来还会持续显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依然是当务之急。发病谱存在性别差异 男性肺癌最常见北京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女性,男女发病比约为1 : 1.1,但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比约为1.6 : 1。男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
不论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发病人群老年人为主占新发病例49.1%北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在80岁至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老年群体占新发病例49.1%。年龄别死亡率自40岁至44岁开始快速上升,在85岁及以上达到高峰。从地域分布看,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而死亡率低于郊区,常见癌种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异,除诊疗水平的差异外,主要是由于郊区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等治疗效果较差的肿瘤占比高于城区。

据介绍,针对居民高发癌症,本市采取了一系列癌症防控措施。2012年起,北京市就开始承担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城区开展针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的筛查工作,目前已覆盖9个区。同时,本市还承担了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农村结直肠癌和肺癌早诊早治项目,在11个区开展相关筛查。除此以外,还有基于女性重点人群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2014年,市肿瘤防办率先搭建了全国首个基于癌症筛查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现覆盖全市9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0家筛查定点医院。

肿瘤是癌症吗

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癌症。当然,恶性肿瘤除了包括癌症,还包括肉瘤。一般来说,癌症是机体的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细胞的增值不受控制,就不停地生长形成了肿瘤,癌症能够突破包膜,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并且向远处转移。一般来说,癌症的治疗,如果是早期是可以手术的,如果是晚期,则以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为主。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癌症,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是癌症,有一部分是良性的肿瘤。

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引起肿瘤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遗传的因素、生活环境的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工作性质、个人的心理状态等都会引起肿瘤的高发。对于这几种方面,可控的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的心理状态的改善。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暴饮暴食、嗜烟好酒、睡眠不规律、长期熬夜,以及长期受到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这样都对健康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适度的改善这些方面能够有效地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