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师


仁义之师[ rén yì zhī shī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
造句
1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2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仁义之师,何愁杨枭不灭。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称赞军队
仁义之师是不是成语
是成语
成语接龙
师出无名 名不符实 实与有力 力敌千钧 钧天广乐 乐昌分镜 镜花水月 月坠花折 折而族之 之死靡二 二八佳人 人神共嫉 嫉闲妒能 能言快语 语笑喧呼 呼天号地 地广人希 希旨承颜
仁义之师是不是成语
是成语
成语典故
宋襄公和楚国军队在泓水之滨交战。宋兵已经安排好阵势,楚军还没有渡河。右司马向宋襄公献计道:楚军多而宋军少,趁他们正在过河尚未列队时发动突然攻击,那么他们必败无疑。宋襄公说:我听得君子讲:双方交战。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捉头发斑白的老兵,人处险地,不推他跌下深渊,人处困境,不逼他走投无路,不进攻尚未列成阵势的队伍。现在楚军还未完全渡河,我们发动攻击,这是不道德的。还是让他们全部渡河摆好阵势后,再击鼓进攻吧。右司马说:您不爱护我国的人民,让国家受到损害,难道这就讲道德了吗?等到楚军已渡过河来摆好了阵势,宋襄公这才下令击鼓进军,结果宋兵大败,襄公的大腿也遭受重伤,3天后就死了。

热门阅读